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两会关注:农村中小学基本靠蜂窝煤炉取暖,应加大供暖投入
来源: | 作者:pro125f4a | 发布时间: 2614天前 | 21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两会关注:农村中小学基本靠蜂窝煤炉取暖,应加大供暖投入

近年来,随着治污降霾工作的深入推进,陕西省各中小学校按要求于6月底前拆除20蒸吨以下燃煤茶水和取暖锅炉。随着这些锅炉的拆除,入冬以来,部分农村学校供暖不到位问题反响强烈。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陕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张文堂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供暖投入的建议》。《建议》提到,近年来,随着治污降霾工作的深入推进,陕西省各中小学校按要求于6月底前拆除20蒸吨以下燃煤茶水和取暖锅炉。随着这些锅炉的拆除,入冬以来,部分农村学校供暖不到位问题反响强烈。

 

一是供暖难度大。目前农村地区由于天然气管道尚未实现村村通,因此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冬季取暖方式基本上是在教室加装蜂窝煤炉和使用电暖气;县城以上城区虽然有天然气,但受天然气管线布局和气源影响,部分学校不能实现集中供热和天然气锅炉供暖。禁止燃煤后,多数学校计划采用电能方式供暖,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尚未完成,加上电力增容,实施难度较大。

 

二是供暖成本高。调研表明,采用集中供暖方式,规模大的学校,采暖季生均(注:学生人均)供暖成本为150元左右,规模小的学校达生均250元以上;采用电能供暖,采暖季生均需150元左右。而国家对农村中小学供暖费拨款标准仅为每生每年60元,难以满足学校供暖需求。另外,集中供暖前期一次性投入的入网费、管线建设费,电能供暖前期投入的电力增容和设备购置费等,客观上也加剧了供暖方式改造的难度。

 

《建议》指出,各级政府对学生取暖问题历来十分重视,为了确保按时供暖和热水供应,就取暖问题进行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市区也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想办法解决学生冬季取暖问题。

 

《建议》同时指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措施只是临时性的应急,要长远切实解决学生冬季取暖问题,仍需各级加大投入。

 

因此,张文堂建议:

 

首先,把北方地区中小学校取暖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必备条件。启动实施北方地区学校取暖设施建设专项计划,给予资金支持,列入年度投资计划。

 

其次,提高取暖费补助标准。建议中、省在安排新机制公用经费补助时,适当提高对北方地区的取暖费补助标准,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给予取暖专项补助。

 

最后,开通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研究出台针对学校取暖的优惠政策,电力、热力、自来水等部门在政策上对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学校予以倾斜,减免有关费用,确保学校取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推荐阅读】

 

2017采暖季不平常,燃煤炉具被拆、煤改电、煤改气供不上导致供暖延迟的报道屡见不鲜。各地出现的采暖问题,是当前一刀切禁止燃煤采暖政策与现实情况的脱节,政策遭遇落地难的真实写照。

 

雾霾笼罩之下,基于供暖与环保平衡的考虑,加快实行清洁取暖,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但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回避。在以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还要考虑清洁能源供应不足、供暖成本偏高、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等问题。在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若等到临近取暖季才着手解决,难免手忙脚乱、效果不佳。

 

作为清洁取暖政策全面推行元年,2017年在示范试点地区出现采暖问题可以理解,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已经出台2018年我国北方地区将加快推进清洁取暖进程,将在农村地区全面展开。在这个关键节点,针对采暖季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政策,寻求适宜的清洁取暖解决方案是当务之急。